來源:國家發改委
國家發改委、國家能源局近日印發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。
根據《規劃》,“十四五”時期現代能源體系建設的主要目標是:
到2025年,國內能源年綜合生產能力達到46億噸標準煤以上,原油年產量回升并穩定在2億噸水平,天然氣年產量達到2300億立方米以上,發電裝機總容量達到約30億千瓦,能源儲備體系更加完善,能源自主供給能力進一步增強。重點城市、核心區域、重要用戶電力應急安全保障能力明顯提升。
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五年累計下降18%。到2025年,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提高到20%左右,非化石能源發電量比重達到39%左右,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,電能占終端用能比重達到30%左右。
節能降耗成效顯著,單位GDP能耗五年累計下降13.5%。能源資源配置更加合理,就近高效開發利用規模進一步擴大,輸配效率明顯提升。電力協調運行能力不斷加強,到2025年,靈活調節電源占比達到24%左右,電力需求側響應能力達到最大用電負荷的3%~5%。
新能源技術水平持續提升,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階段性進展,安全高效儲能、氫能技術創新能力顯著提高,減污降碳技術加快推廣應用。能源產業數字化初具成效,智慧能源系統建設取得重要進展?!笆奈濉逼陂g能源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長7%以上,新增關鍵技術突破領域達到50個左右。
人民生產生活用能便利度和保障能力進一步增強,電、氣、冷、熱等多樣化清潔能源可獲得率顯著提升,人均年生活用電量達到1000千瓦時左右,天然氣管網覆蓋范圍進一步擴大。城鄉供能基礎設施均衡發展,鄉村清潔能源供應能力不斷增強,城鄉供電質量差距明顯縮小。
展望2035年,能源高質量發展取得決定性進展,基本建成現代能源體系。能源安全保障能力大幅提升,綠色生產和消費模式廣泛形成,非化石能源消費比重在2030年達到25%的基礎上進一步大幅提高,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主體電源,新型電力系統建設取得實質性成效,碳排放總量達峰后穩中有降。
《規劃》提出,加快發展風電、太陽能發電。全面推進風電和太陽能發電大規模開發和高質量發展,優先就地就近開發利用,加快負荷中心及周邊地區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建設,推廣應用低風速風電技術。在風能和太陽能資源稟賦較好、建設條件優越、具備持續整裝開發條件、符合區域生態環境保護等要求的地區,有序推進風電和光伏發電集中式開發,加快推進以沙漠、戈壁、荒漠地區為重點的大型風電光伏基地項目建設,積極推進黃河上游、新疆、冀北等多能互補清潔能源基地建設。積極推動工業園區、經濟開發區等屋頂光伏開發利用,推廣光伏發電與建筑一體化應用。開展風電、光伏發電制氫示范。鼓勵建設海上風電基地,推進海上風電向深水遠岸區域布局。積極發展太陽能熱發電。
《規劃》還提出,積極推進東部和中部等地區分散式風電和分布式光伏建設,優化推進新疆、青海、甘肅、內蒙古、寧夏、陜北、晉北、冀北、遼寧、吉林、黑龍江等地區陸上風電和光伏發電基地化開發,重點建設廣東、福建、浙江、江蘇、山東等海上風電基地。穩步發展城鎮生活垃圾焚燒發電,有序發展農林生物質發電和沼氣發電,建設千萬立方米級生物天然氣工程。開展黃河上游梯級電站大型儲能項目研究。在青海、新疆、甘肅、內蒙古等地區推動太陽能熱發電與風電、光伏發電配套發展。
全文如下:
.jpg)
各省、自治區、直轄市人民政府,新疆生產建設兵團,中央和國家機關有關部門,中央軍委后勤保障部,有關中央企業:
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已經國務院批復同意,現印發給你們,請認真貫徹實施。
國家發展改革委
國家能源局
2022年1月29日
《“十四五”現代能源體系規劃》正文